《三体》——亚洲第一个雨果奖作品,被称为中国科幻奇迹的伟大创造,成为网络顶级IP。小说分为三部,故事从1453年5月宇宙高维碎块首次接触地球到公元18906416年647号宇宙时间线启动,作品恢弘大气,故事跌宕起伏,想象绚丽空灵,背后蕴藏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都给读者带来极大震撼。《三体》犹如一支舰队,在我思绪的宇宙中航行,对作品本身,我不敢妄加评论,只能寻觅一些踪迹。
叶文洁的绝望
“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世界,我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你们的力量介入”。
叶文洁的父母都是物理学家,父亲在妹妹的揭发和母亲的指控下,叶文洁亲眼目睹父亲被活活打死,叶文洁本人也遭受诬陷入狱,种种经历让她对人类文明产生深深绝望,通过太阳电波放大效应向宇宙发送邀请。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八年后,叶文洁收到了三体世界的回复。心存善意的监听员,不愿美丽的蓝色星球遭到破坏,警告地球不要回复。只要不回复,地球位置就不会暴露。绝望的叶文洁,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键,引来三体舰队入侵。为保守秘密,叶文洁锯断绳索,杀死了知悉三体文明存在的政委雷志成和碰巧同在一起的丈夫杨卫宁。叶文洁的黑暗,从目睹父亲死亡的那一刻就点燃了,在她看来,牺牲是必要的。
绝望与毁灭是一对孪生兄妹。一个内心绝望的人,心中没有羁绊,没有留念。如果在叶文洁跌入黑暗谷底的那一刻,有人点燃她心中那盏微弱的灯,也许她不会选择放弃和背叛。我们关注人性的善,更不能忽视人性的恶,只有改良产生恶的土壤,驱散笼罩恶的阴云,阳光才会普照大地每一个角落。
每个时代,都经历着阵痛。每个人,都需要“善”的救赎!
罗辑的锋芒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在三体众多人物中,罗辑无疑是主角。罗辑本是拥有社会学和天文学双学位的大学教授,但他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不思进取。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后来承担起了救世主的使命。
三体想摧毁地球,同时也担心自己的坐标暴露宇宙。罗辑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凭一人之力与三体世界建立威慑,迫使三体舰队返航,成为守护地球的“执剑人”。他意志坚定,在长达54年的执剑人生涯中,没有暴露出丝毫动摇。
然而,“人类不感谢罗辑”,习惯遗忘,在漫长的和平中,人类忘记了威胁的存在,转向指责罗辑是集权者,是押上全人类命运的赌徒,要求对罗辑审判。罗辑卸下“执剑人”后不到15分钟,地球就遭到三体入侵。最终,在歌者文明的“二向箔”降维打击中,罗辑随着整个太阳系坠入二维世界,与世长辞。
罗辑的一生是孤独的,失去了爱人、自由,几乎包括生命。罗辑的内心是坚定的,在谩骂和质疑中坚守使命,最终为他人留下“曲率飞船”,为地球文明保存了最后的火种。
千军万马,不惧金戈!正是罗辑的坚韧,成为他守护世界的锋芒。
章北海的伪装
“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必败,我只是想为人类保留一艘恒星际飞船,为人类文明在宇宙中保留一粒种子,一个希望”。
章北海出身军人世家,三体危机爆发之初,在与父亲的对话中,章北海就找到了答案,坚定了人类必败的信念。为了保存人类未来生存的火种,他将自己伪装成“胜利主义者”,在太空中用陨石子弹暗杀了保守派科学家,顺利进入“未来增援”计划。
“毁灭你,与你何干?”末日之战,仅一个“水滴”就摧毁了人类太空武装力量1998艘战舰,人类舰队全军覆没,而三体文明共向太阳系发射了十个水滴。章北海劫持了“自然选择”号飞船,带着四艘追击他的飞船,躲过了水滴之战。章北海的“逃亡”得到幸存者致敬,只是代价太过沉重。为了让文明继续拥有岁月,他亲手将自己推入黑暗。
为争夺资源,星际远航的五艘飞船引发黑暗战役。章北海在提前锁定攻击的情况下,选择了牺牲,淡淡地留下一句“没关系的,都一样”,最后彻底消失在宇宙的黑暗中。
章北海一生果断决绝,忍辱负重。对他来说,保存人类火种的使命已经完成,所以他才犹豫,或许在他放弃攻击的那一刻,才获得生命的解脱。
云天明的浪漫
“来了,爱了,给了她一颗星星,走了”。
云天明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身患绝症的云天明选择了安乐死。孤独的云天明临死前意外得到一笔财富,他选择用最浪漫地方式,购买一颗恒星,匿名送给了暗恋的同学程心。
命运开了一个玩笑。云天明送给程心一颗星星,程心给他带来了一个地狱。在云天明结束生命前,程心来到云天明身边,亲手将云天明的大脑送上了太空,后被三体飞船截获,成为三体人的研究对象。幸运的是,云天明被三体人克隆复活。
云天明没有忘记初心,为了拯救地球、拯救程心,在三体人的监听下,向程心讲述了三个隐晦的童话,嵌套着情报,和他对程心的深情。
最后,太阳系毁灭,云天明留下的星星成为程心的容身之所。差一点,云天明就和他深爱的程心相遇了。可惜,命运再次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程心意外坠入低光速黑洞被困十六天。一眼万年,黑洞外的世界已流逝1890万年。云天明临终前,仍不忘为程心留下了一个空间入口,让程心躲过宇宙坍缩,将人类文明带到宇宙重生。
云天明的浪漫,送给了程心,也送给了人类。
最后的感触
写到这里,抬头望着窗外,静静享受暖阳。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我们看到的只是太阳八分多钟前的模样。人类可观测宇宙直径在900多亿光年,在浩瀚的宇宙,究竟有没有尽头?如果宇宙真的是在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形成,地球在46亿年前诞生,不出意外,地球幸运躲过行星撞击,太阳在50亿年后寿终正寝,宇宙最终坍缩成奇点引发新一次大爆炸,人类是否还会幸临重生?不同文明能否相互融合?正如《三体》一样,人类终究无法探究宇宙的全部奥秘,只能播下文明的火种,告诉我们来过。
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心怀宇宙浩渺,细品人间日常,给文明以岁月,不如给岁月以文明。